美国贸易压力下,加拿大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(组图)



当地时间10月29日,加拿大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.25%,符合市场普遍预期。这是加拿大央行连续第二次降息,旨在应对经济疲软以及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局势带来的负面影响。央行在声明中指出,经济疲软和通胀预期接近2%目标是此次降息决策的主要考量。

近期经济数据显示,加拿大经济在第二季度出现收缩,降幅达1.6%,这主要反映出出口下降和商业投资疲软的局面。央行行长蒂夫·麦克勒姆在新闻发布会中坦言:“美国关税造成的结构性损害正在降低我们的生产能力并增加成本。”美国的贸易行动已对汽车、钢铁、铝材和木材等多个关键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。

在通胀方面,加拿大央行预计通胀压力将在未来几个月得到缓解,通胀率将维持在2%目标附近。这一预期为央行提供了降息空间。央行同时将2025年的通胀预测从1月份的2.3%下调至2.0%,而对2026年和2027年的通胀预测则维持在2.1%不变。尽管9月份年度通胀率从前月的2.4%有所上升,但核心通胀指标仍然保持“温和稳定”的态势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尽管实施了降息,加元却出人意料地对美元走强。在利率决定公布后,美元兑加元汇率跌至约1.3893,创下9月25日以来的最低水平。这一反常现象源于央行伴随降息的前瞻指引出乎意料地坚挺。央行将当前政策利率描述为“如果通胀和经济活动按预期发展,则大致处于合适水平”,这暗示本次降息可能标志着宽松周期的结束。

央行预计,到2026年底,加拿大的GDP水平将比1月份预测的低约1.5%。具体而言,2025年GDP预计增长1.2%,2026年增长1.1%,2027年增长1.6%。央行特别强调,贸易摩擦与外部需求疲软将继续抑制加拿大出口与制造业活动。


加拿大央行降息至2.25%后”喊停”! 加元应声暴涨

加拿大央行今天(10月29日)宣布,再次降息25个基点,将基准利率下调至2.25%,并暗示连续多月的降息周期接近尾声。



图源:51记者拍摄



这一信号立即在金融市场引发强烈反应,加元汇率升至1加元兑1.3915美元(或72美分),创下自9月3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
同时,加拿大国债收益率全线走高,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.125%,为10月16日以来最高,加美国债收益率差缩小至87.2个基点。


图源:google

央行降息“救市”,结构性问题难解决

央行行长蒂夫·麦克勒姆(Tiff Macklem)在记者会上罕见承认:“来自美国的关税冲击,已经演变成一场‘结构性转变’,严重削弱了加拿大的经济前景。”

换句话说,降息可以缓解经济压力,但无法让经济回到关税前的状态。

央行摊牌:目前的利率水平已经“大致适合维持通胀接近目标”,但如果未来经济或通胀走势出现意外变化,仍将“准备采取进一步行动”。

这意味着,短期内不会继续大幅降息。


图源:globalnews



Monex Europe宏观研究主管Nick Rees分析称:“虽然行长保留了进一步降息的空间,但整体信号很明确——降息周期可能告一段落。这一立场比市场预期更为鹰派,也直接推动了加元走强。”

市场普遍认为,今年再次降息的可能性极低,甚至预计2026年前都不会再有新一轮宽松行动。

蒙特利尔银行(BMO)高级经济学家Robert Kavcic认为,央行目前的降息幅度“已经足够刺激经济”,接下来该轮到财政政策出手,去支持那些受贸易战打击最严重的行业。

他补充道:“对于因贸易战直接导致的岗位流失,进一步降息其实短期内帮不上太大忙。这正是财政政策应当介入、提供定向支持的地方。”

Kavcic认为,就业市场持续疲软可能让央行在2026年初再降息一次(约25个基点),但“短期内不会立即行动”。

加拿大央行将于12月10日公布下一次利率决议。

推荐阅读